咨询热线

400-123-4657

notice  最新公告

NEWS

新闻动态

service phone 400-123-4657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百年前“航运pg电子哪个网站好中心” 津湾曾是地标

点击量:580    时间:2024-05-26
更多

  pg电子平台网站已投入使用的津湾码头,被称为“城市封面”。面对天津站,背靠津湾广场,毗邻解放桥、李公楼桥,尤其在夜晚,更加熠熠生辉,与璀璨的海河夜景融为一体。整体工程新建、改建码头的投入使用,将增添海河上的景观,延长海河观光游览线,助力天津大运河、海河文化旅游体验。

  天津是一个因港而建、由港而兴的城市。自古以来,鳞次栉比的码头,承担着民生运输、贸易交流的诸多功能。和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的码头,曾是天津的城市特色之一,从“天津老照片”团队提供的大量老照片也能一窥往昔。

  “天津老照片”团队的陈硕、张翔,曾梳理过天津码头的相关历史。二人介绍说,唐代时,将位于永济渠、滹沱河和潞河三水汇流的入海处,称为“三会海口”,即今天军粮城一带,军粮城当时还是海河入海口,已经有整治河岸的记载。金元时期,以燕京为都城,海运兴盛,在大直沽设有漕粮接运厅专司海运,开始修筑木桩苇土填筑的河坝码头。

  从永乐年起,河运开始兴盛,南北大运河与海河交汇的老三岔河口逐渐成为重要的转运站。宣德七年(1432年),天津港漕粮转运量达到历史最高峰674万石。嘉靖七年(1528年)后,海运完全停止,老三岔河口成为漕运中心。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于紫竹林码头的功能逐渐完善,加之京津铁路开通后,老龙头火车站的转运功能完全替代了老三岔河口,清政府正式停止漕运,兴盛了近700年的漕运枢纽——老三岔河口码头完成了历史使命。

  对于紫竹林码头的由来,陈硕介绍说,1860年天津开埠后,各国船舶驶入天津,由于来船数量多且载重量大,多停泊于天津城东南的紫竹林。当时紫竹林一带河阔水深,海水溯流至此,可以形成9至11尺的潮差,具有发展港口的有利条件,“英国人首先修筑码头5处,全长1090英尺,随后法国人也修筑了90英尺码头,这些码头多为片石和厚木板所筑,与河面垂直,大船可以直接靠岸,还有部分为木栈桥结构。”因位于紫竹林地区,所以也俗称“紫竹林码头”。

  在1901年时,英国商人建成天津第一座钢板桩混凝土码头,此后各国在海河修建的码头,一部分为混凝土结构,一部分为木桩栈桥或石木混合结构。在陈硕收集的资料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到港轮船的吨位数,从1861年的2.7万吨,到了1924年达到202万吨。海关贸易额也从19世纪70年代的1000多万海关两,猛增到1894年的4427万海关两。

  海河沿岸的今营口道至开封道段,约1.2公里,属于英商所有,一度是当时最好的设施,主要由天津航运业太古、怡和、招商局、仁记等航运公司使用。

  陈硕收藏的一张老照片中,就是在太古洋行轮船上拍摄的太古码头、怡和码头。他说:“码头捐办公处就设在怡和码头,还有多处机械房、消防水箱、公共厕所及岸壁起重器,实现了完整的码头功能。”一张老明信片,是从今六号院创意产业园拍摄对面的怡和洋行码头。这一片的鼎盛时期,聚集了中英两国当时最有实力的工商企业和机关,以怡和、太古、招商津局的码头为规模最大、数量也最多。

  另一处繁华码头所在,万国桥(今解放桥)下游,就是今津湾广场、津湾码头,至营口道一带。“从上世纪初开始,这里开始大力整修,修筑了钢筋混凝土码头,并配备了宽敞平整的货物存放地。”陈硕介绍,津海新关、法国领事馆、法国兵营等重要机构坐落周边,重要工商企业如英商卜内门,德商鲁麟,美商美孚火油、瑞士美士洋行、大阪邮船、三菱商事、近海邮船等洋行均在此落户,东莱、、金城等银行的货栈,华商东海运输公司及一些中小型的华商轮船公司也在河岸聚集,“如今的津湾广场、津湾码头是天津著名的文旅体验区,而在当时,这一段河岸成为集办公、商贸、行政机关、仓储、客货运于一体的旧时天津综合性航运中心。”

  在天津老照片团队的收藏中,有一张就是今津湾广场地区码头以及当时日本驻津总领事加藤外松视察码头施工现场,从图中可见当时使用的建筑材料。此外,在众多解放桥开启的旧影像中,有一张日轮通过的图片,记录的就是当时堆积货物的码头景象。一张1928年的航拍,沿河码头位置清晰可见。

  “三岔河口下游,直至直沽、小刘庄一带,码头货运多是以棉、煤炭、石油等工业原料为主。”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高伟先生说,这些都和当时海河两岸产业分布息息相关。

  “1973年塘沽新港第三次大规模工程后,天津港区中心开始定位于塘沽。”“天津老照片”团队的唐文权介绍说,此后不少旧码头,因地制宜地被改造成了海河带状公园,成为海河新景观。

  因为不止一次对塘沽南站进行相关考察、研究,唐文权对于滨海新区过去的沿河码头,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介绍说,早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海河南岸所产盐全由邓沽坨地储存、发放,经海河运输,这里就修建一个盐码头。到了1865年后,今闸北路上的木结构栈桥式码头,则是现代意义的工业码头,当时是开展大沽口引航业务,这被当地称之为“小码头”。相对,“大码头”则是指,大沽口炮台附近供北洋水师舰船和招商局船只停泊的码头。

  塘沽南站的兴起,是洋务运动在天津的实践。在它周边修建了中国铁路材料处货场。“这个货场配备了一个码头,中国早期修建铁路的材料,大多都是从这里发出的。”唐文权介绍,当时码头有8个泊位,俗称“八号码头”。

  这里的码头数量不少,有些还属“中国第一”,有中国首家官办的轮船航运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两处码头、中国民族工业第一家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的启新码头等。

  海神庙码头启航甲午海战“高升”号运兵船、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在八号码头逃难避祸、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精盐厂,收购建成久大码头……30多处的码头,记录并见证着天津发展历史,以及在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交杂中,奋斗与抗争的重要历史进程都曾在这里留下一笔浓墨重彩,“而今,一些码头尚有遗存,值得进一步保护和研究。”新报记者单炜炜


有什么问题请反馈给我们!


如有需求请您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9号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pg电子官方网站公司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2021155791号